<正>吉大附中小学部从2011年起立项并致力于小学英才教育培养模式研究。在校长刘浩天的带领下,全校教师经过不懈努力与探索,初步构建了小学英才教育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生评价体系,搭建了英才教育资源库框架,完成了资源库素材链接、
2016年08期 No.436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2K]本文利用我国博士生教育的基本宏观数据,计算了我国博士生的总体及分学科累计延期毕业率,发现博士生累积延期毕业率在高位运行,各个学科间存在显著差异,基于历年的累积延期毕业率波动不大。通过按期毕业率的3种假设计算了我国博士生长时段延期毕业率,并构建了我国博士生延期的毕业水池模型,同时还考察了我国在校博士生的年级结构。此外,通过2003届、2008届的微观数据,分别比较了这两届博士毕业生的真实延期毕业率与累积延期毕业率的差别,发现累积延期毕业率普遍存在"高估"的现象。
2016年08期 No.436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丹麦博士生教育历史悠久,但现代学位系统的建立相对较晚。本文论述了丹麦博士生教育的现状,总结了丹麦博士生教育的三大特点:小而精的教育模式,对博士生的资助金额高,重视校企联合培养博士。在此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丹麦博士生教育对中国博士生教育发展的若干启示。
2016年08期 No.436 9-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我国开放大学起源于原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大学定位的逻辑起点就是广播电视大学的定位。我国开放大学的定位历程从1979年到现在,经历了定位摸索期、定位调整完善期、定位明确期和开放大学定位时期。应将开放大学定位于"大学",赋予开放大学办学自主权和独立的学位授予权,并明确开放大学与普通高校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明确国家开放大学总部、分部、学院和学习中心的目标定位、办学定位、类型定位、层次定位、学科定位和服务面向定位。
2016年08期 No.436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2015年初,天津市教委正式公布《关于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意见》,为了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于2015年开始启动小升初免试"摇号"入学、教师"走教"政策。本研究根据政策的颁布,从教育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出发,审视政策的合理性,试图分析"摇号"政策背后的教育公平体现,并在此基础上透析此次天津市小升初改革对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推动作用。
2016年08期 No.436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尊重和保护儿童权利是人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当代家庭教育的崭新理念。笔者通过对广州市2728名家长的调查显示:(1)当代城市家长已经初步具备儿童权利观念;(2)儿童权利的落实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3)家长的儿童权利观念受到家长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户籍、子女性别、父母角色、儿童年龄、家庭婚姻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016年08期 No.436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这是生态文明建设在发展理念上的具体表现,赋予大学生绿色素养培育以新的内涵和时代价值,为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绿色素养培育提出了新要求。
2016年08期 No.436 30-3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目前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着教育定位单一化、教育目的实用化和教育效果表面化的困境。教育困境的改善,需要系统反思课程定位、学情特点、教学环节,进而因势利导,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开展针对性教学,方能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2016年08期 No.436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德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而生命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生命教育引发学生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思考,进而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对生命的意义和内涵理解的越丰富、越透彻,就会对德育把握的越准确、越深刻。英、美两国生命教育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而目前我国生命教育还只停留在表面。因此,通过比较分析英、美两国生命教育理念和实践的异同,以期为我国有效开展生命教育提供启示。
2016年08期 No.436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财经素养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财经素养,探明财经素养本源是首要问题。财经素养是"财经"和"素养"复合而成的词语,也是一个随着人类经济生活逐渐丰富而动态发展的概念。本质上,财经素养是学生关于财经的内在涵养,集中表现于学生处理经济信息,合理进行财务规划、财富积累、资金使用等金融决策的能力。作为一个集成概念,财经素养由学生的财经意识、财富观念、理财能力、财经知识等要素组成。教育中,应把培养学生财经意识和财富观念作为核心要素,并以此构建财经素养概念更具合理性。
2016年08期 No.436 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在"追求人本、平等、开放、和谐的民主教育"的办学理念引领下,江苏省徐州市民主路小学以"民主教育"为主题,既注重用学校文化来统领课程文化,又关注课程的历史性,在学校现有课程的基础上设计课程体系,以愿景引领为基点、以素养指向为理念、以功能组合为定位、以立体贯通为路径进行校本课程的顶层架构。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开发课程内容,开掘课程品质,力求构建充满生命张力的"树"型课程体系,让每个儿童在饶沃的课程土壤中舒枝展叶,绽放生命的光彩。
2016年08期 No.436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以博闻强记为目标的传统教学,越来越难于满足新时期对创造型人才的渴求,这要求教师要科学施教,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实施和推进兴趣链式教学,引领学生智力与非智力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学习、探究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良好习惯,以应对社会变革对人才的挑战。
2016年08期 No.436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作为地方性知识的法律的实施对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提出了特殊要求。西部基层卓越法律人才不仅要具有复合性、社会性、应用性、创新性和高尚性等卓越法律人才的共性特征,还要具有地方性和执行性等个性特征。基于此,应通过制定西部基层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方案、革新西部基层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方式、建立西部基层实务部门协作培养机制与完善高等院校及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等途径,来保障西部基层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016年08期 No.436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近年来,英才教育已经成为国际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笔者所在研究团队多年来对英才教育培养模式和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尤其是对英才儿童的内在特质、英才教育课程设计、英才教育办学特色、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协同培养英才教育模式等方面的研究与探索,构建小学英才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生评价体系,以期从实践操作层面为推动英才教育模式的发展提供参考。
2016年08期 No.436 62-66+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纵观《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纪录片,尽管其传播内容有争议,但从该纪录片策划、制作、发行等阶段皆可窥见MOOC时代课程的特点。本文结合后现代课程观,以MOOC的四大关键词对《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纪录片进行分析,并探讨了《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纪录片对MOOC在我国推进的启示。
2016年08期 No.436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慕课自2013年进入中国以来已走入大学课堂,成为大学生学习的一种新方式。本文基于对南京地区数十所高校的问卷调查,采用交叉分析、描述分析的方法对慕课在高校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从受众群、授课群、社会三个角度提出了慕课在推广中的改进方向。
2016年08期 No.436 73-7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未来"智慧校园"的技术标准特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虚拟校园"生态环境的创建标准特征——利用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将校园空间实体等比例全场景转化;校园实体建筑"智慧化"——建立以智慧型超级计算机为数据处理中心,以广泛分布的超敏感应器为信息触角的一体智能机器,实现从实体校园到"虚拟校园"的实时、全息投映;"镜像"智能系统连接标准特征——以"互为镜像"为建设标准,将实境与虚境整合成实时动态"共同体",为社会提供高度智慧化的教育管理和服务。
2016年08期 No.436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公立高校的根本制度。落实这一制度的实质是在高等教育领域提升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就是实现高等教育制度现代化。高等教育办学实践过程中确立了这一领导体制的制度自信,但在实施过程中尚存在一些现实困境和理论困惑,学术界缺乏理论自信。为此,要自觉维护制度的权威,培育制度意识;理性认识制度的不能,走出制度神话;充分彰显制度的价值,建设制度文明,在增强制度自信的同时避免陷入"制度迷信"的窠臼。
2016年08期 No.436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教授治学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高校第一线的学科专业人员,教授对其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敏感度是最高的,教授治学具有天然合理性。
2016年08期 No.436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在高等职业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机构都具有自身的法人地位,享有配置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权力,肩负国民充分就业的社会使命和责任。高等职业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的生产关系问题,首先是高等职业教育主体之间的体制共建与资源共享问题,第二是高等职业教育主体与客体的角色定位、缺位与转换问题,第三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与微观运行的矛盾问题。
2016年08期 No.436 9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英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悠久,经过长期的高等教育实践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证书+综合评价"的大学入学考试评价体系。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2014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对我国高校招生评价体系进行新一轮的改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分析英国大学入学考试评价体系以期对我国高考评价体系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2016年08期 No.436 98-105+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从发展历程上看,我国本科教学评估制度主要经历了探索试点、确立和逐步推广、全面推进以及改革完善等四个阶段。我国本科教学评估主要由政府主导实施,属于典型的行政问责模式。基于社会问责机制的五个维度进行考察,可以发现我国评估制度主要采取以惩罚性机制为主的激励方式,遵循制度问责逻辑,有社会参与制度化水平较低、社会参与程度较为低浅、参与者范围较小等特点。从社会问责的视角看,构建和改进中国特色的本科教学评估制度应综合使用惩罚和奖励机制,平衡制度问责和绩效问责,提升社会参与制度化水平和参与深度,并扩大参与者范围。
2016年08期 No.436 106-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职业实施的法定专业准入制度,其所确定的教师入职条件与法规直接关系到国家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影响着教师专业性的强化力度、教师发展性的促进作用以及教育公平的突显程度。本文通过对政策价值进行系统梳理、分析、探讨与总结,期望能够为新时期建立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主导型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实现和保障教师资格考试的效能。
2016年08期 No.436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跨学科研究是当代社会问题日益复杂化催生的产物,对于解决疑难问题、创新科学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以单一学科建制为主的学科文化,由于学科语言的独特性、学科价值观的差异以及学科研究方法的差异,削弱了高校教师参与跨学科研究的积极性。究其原因,高校教师对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缺乏认识、传统的院系制、过于明晰的学科边界以及单一的评价方式等方面,通过厘清不同学科文化之间的关系、创设交流平台、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科文化融合观以及促进评价方式多样化来减少跨学科文化中的学科文化阻力。
2016年08期 No.436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人们在一致强调师德重要性的同时,对师德内涵的理解和表述并不一致,例如师德本指教师职业道德,而被许多学者理解为教师个人道德。这种用师德概念取代师道的做法忽视了师道的独特价值,而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新提法,教师专业道德和教师专业伦理对师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尝试通过对师德相关概念的语义分析,以期更全面和深刻地理解师德。
2016年08期 No.436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义务教育改革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我国长期存在的城市教育先行化、农村教师专业知识固化、城乡教师职评一体化等状况,使农村教师形成了改革决策中的"局外人"、价值缺失的"实践人"、科层制下的"公务人"的角色。发挥农村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须处理好普遍性与特殊性、工具性与伦理性、行政化与专业化、现实型与信念型这几对关系。
2016年08期 No.436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自原始社会起,学前教育和幼儿教师就在生活和生产中出现了,历经先秦保傅制度、秦汉宫廷幼儿教育制度、隋唐宋元三师制度、明清社学、蒙馆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宫廷到民间,从家庭教育逐步转向社会机构式教育,幼儿教师也从以家长为主要教育者发展到专职幼教人员。作为学前教育发展的推动者和见证者,总结学前教育师资发展和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间的关系,探寻经验与教训,可以为当代学前教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历史启示。
2016年08期 No.436 12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对历史人物思想的诠释中,必然有一定的前设存在。本文试揭示已有对孔子"有教无类"研究的前设,并将之归为三种解释框架:一是训诂学的解释框架;二是"教育对象"的解释框架;三是意识形态的解释框架。并在反思这三种解释框架的基础上,提出解释的思路,即在背景化和总体性的视角下重新解读"有教无类",认为其蕴含着通过教化达到种族融合,消泯差异的目的。
2016年08期 No.436 133-136+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罗家伦毕生致力于"学术救国"的思想研究与实践。他肩负着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任,同时还承担着挽救国家危亡和改造社会的政治任务,具有教育与政治的双重角色。终其一生,他始终在"为学"与"为官"之间徘徊。尽管时常有"为学"与"为官"的选择冲突,但他所做之事仍多与学术密切相关。因此,罗家伦个人的学术成就和他在大学的学术管理,均可统一于他的"学术救国"的核心理念之下。重温罗家伦学术救国等大学教育理念与实践,可为现今大学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2016年08期 No.436 137-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根据科尔曼的家庭资本理论,本文将家庭背景分为家庭经济资本、家庭人力资本和家庭社会资本,以此综述了已有研究中三者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回顾,发现家庭经济资本、家庭人力资本和家庭社会资本对子女教育收益率均有显著的影响,同时,所用的教育收益率多指平均教育收益率,少有研究探讨家庭背景对教育收益率影响的作用机制。因此,在未来研究中,需更深入地、分教育阶段地讨论家庭背景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的作用机制。
2016年08期 No.436 144-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本文通过梳理中国知网收录的微课论文,总结出我国微课研究的五个大方向,即基础理论研究、制作技术与相关软件研究、应用研究、资源建设研究和微课评价研究,同时阐述了其研究现状与主要问题,并指出其未来发展的五大趋势,即重视国外微课理论、微课基础理论、微课制作规范、微课配套设施及完善微课评价体系的研究。
2016年08期 No.436 152-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正>吉林大学附属中学小学部是一所文化气息浓厚、环境优美、硬件设施完善,深受社会各界认可的现代化、发展型学校。学校以"润育心灵、激发潜能"为办学理念,近年来在校长刘浩天的带领下,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全力打造英才教育办学特色。一、秉持"以人为本、自主管理"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和教师为本,把学生自主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视为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主管理"就是强调尊重学生和教师的主体
2016年08期 No.436 156-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