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期刊、核心期刊结果揭晓
由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武汉大学图书馆、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共同研制的第4版 《RCCSE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权威、核心学术期刊排行榜》已于近日完成,本次学术期刊评价工作主要分为全部65个一级学科(含3个综合性学科)的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综合评价和高职高专成高院校学报综合影响力的独立评价两个部分,其中高职高专成高院校学报的独立评价工作是本中心在该类别期刊进行独立评价的第一次,也是国内学术期刊评价工作的第一次。进入本次评价的学术期刊共有6201种,其中高职高专成高院校学报267种。在65个一级学科产生权威期刊(A+)316种,核心期刊(A和A-)1572种,准核心的学术期刊1848种,一般期刊1828种,较差期刊637种;在高职高专成高院校学报的单独评价中产生核心期刊(A和A-等级)82种,准核心期刊78种,一般期刊80种,较差期刊25种。
《RCCSE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以下简称《RCCSE期刊评价报告》)是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四大评价报告”之一,于2009年3月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正式推出第1版,随后于2011年、2013年推出第2版和第3版。在5年多的努力中,《RCCSE期刊评价报告》在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评价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突破,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科学评价体系,具有自己的评价特色,现已成为国内知名的四大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之一。为进一步做好《RCCSE 期刊评价报告》第4版即《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2015~2016)》的研制工作,自2014年6月研制工作启动以来,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图书馆和中国科教评价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支撑,经过近6个多月的努力,分别从学术期刊信息征集、学术期刊评价对象的筛定、学术期刊的学科分类、评价指标和权重研究、数据整理和分析、基于定量计算的初步排序、基于系统的专家-学者-办刊人定性调查、基于定量和定性结合的系统自动排序分级、自动生成学科和分级报告等过程完成了《RCCSE期刊评价报告(2015~2016)》的研制工作。
本次评价工作在继承前3版报告评价理念和做法的基础上,根据当前学术期刊的实际做了诸多改进和完善。
1)精筛评价对象,优配学科分类。本次评价工作加大了学术期刊的筛选力度,按照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学术期刊评定要求进行严格筛选。在《RCCSE期刊评价报告(2013~2014)》的 6448种学术期刊评价对象的基础上严格剔除了391种本版不适合评价的期刊(主要包括变更外文刊、停刊、内刊、非学术期刊、以书代刊、假刊、无CN号但 有ISSN号的期刊等) ,并加入了144种新刊(主要是往年遗漏、编辑部申请加入、2010~2011年新办且已连续出版不少于3年的学术期刊),最终确定6201种学术期刊作 为《RCCSE期刊评价报告(2015~2016)》的评价对象。本次还对这6201种学术期刊的65个学科分类进行了优化,整个审核过程使评价对象更加 精确,使学科分类结果更加合理。此外,除了按65个学科对学术期刊进行评价外,本次我们还对高职高专成高院校学报进行了单独评价、排序和分级。我们从 6201种学术期刊中筛选出了267种高职高专成高学报(其中社会科学类210种,自然科学类57种),筛选条件是期刊的主要主办单位(高校)办学层次必 须为高职、高专或者成高院校,其中,高校办学层次的认定以教育部2014年7月份发布的《2014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中的信息为准。
2)适时调整评价指标体系:在65大类学术期刊的评价中重点突出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同时也注重期刊网络传播效 率和期刊即时反应速率的考察(本次评价指标主要有:总被引频次、2年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基金论文比、Web即年下载率、二次文献转载量(或国外重要数据 库收录情况)和专家定性评价);高职高专成高院校学报的评价指标及权重兼顾学术引用和普通下载使用的考察(主要有6大指标:总被引频次、2年影响因子、总下载频次、Web即年下载率、二次文献转载(或国外重要数据库收录)和专家定性评价)。
3)顺势调整等级划分范围:在维持A+(0~5%)、A(5%~20%)、A-(20%~30%)各自(得分排名从高到低)比例不变的情况下,将B+、B 和C的比例分别由《RCCSE期刊评价报告(2013~2014)》的30%~50%、50%~80%、80%~100%调整为30%~60%、 60%~90%、90%~100%。在高职高专成高院校学报单独评价的结果展示中使用独立的分级规则。设立A、A- 、B+、B、C 5个等级,并将其各等级的比例范围依次确定为:0~5%,5%~30%,30%~60%,60%~90%,90%~100%。
4)评价结果公布兼顾学术期刊收录、得分排序和等次分级3种功能。此外,本次评价工作还继续吸纳了前3版评价工作的优点。如,(1)在评价目的上继续坚持“评价管理导向与信息服务导向”相结合,兼顾了评价结果在“评价管理”和“信息服务”两方面的服务需要。(2)为提高评价工作的效率和可操作性,我们继续采用了《RCCSE期刊评价报告(2013~2014)》研制过程中开发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信息征集系统”和“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并对两个系统进行了优化,使《RCCSE期刊评价报告(2015~2016)》中相关信息的收集过程和最终数据的输出过程变得更加智能化,大大提高了整个评价工作的效率。
本次评价工作具体的评价方法、指标、权重和全部评价结果将由科学出版社于2015年2月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2015-2016)》正式对外发布(本处暂且只公布学术期刊评价结果中的316种权威期刊(A+)和高职高专成高学报独立评价结果中的82种核心学报名单(A和A-),分别如表1和表2所示)。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将于2015年7月在山西太原市召开“第四届中国期刊质量与发展大会”,会上将对本次评价的具体细节和结果做全方位的解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前中国期刊质量与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重点研讨,欢迎各级期刊管理部门、办刊部门、期刊发展研究机构等单位的领导、学者、编辑以及其他相关人士前来交流探讨。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图书馆
中国科教评价网
(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 胡小洋供稿
2015年RCCSE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_教育学
排 名 |
期刊名称 |
水 平 |
评价年份 |
学科类型 |
所在地区 |
该学科期刊总数 |
1 |
A+ |
2015 |
教育学 |
北京 |
206 |
|
2 |
A+ |
2015 |
教育学 |
湖北 |
206 |
|
3 |
A+ |
2015 |
教育学 |
北京 |
206 |
|
4 |
A+ |
2015 |
教育学 |
湖北 |
206 |
|
5 |
A+ |
2015 |
教育学 |
北京 |
206 |
|
6 |
教育发展研究 |
A+ |
2015 |
教育学 |
上海 |
206 |
7 |
A+ |
2015 |
教育学 |
北京 |
206 |
|
8 |
A+ |
2015 |
教育学 |
北京 |
206 |
|
9 |
中国电化教育 |
A+ |
2015 |
教育学 |
北京 |
206 |
10 |
A+ |
2015 |
教育学 |
甘肃 |
206 |
|
11 |
A |
2015 |
教育学 |
北京 |
206 |
|
12 |
A |
2015 |
教育学 |
北京 |
206 |
|
13 |
A |
2015 |
教育学 |
浙江 |
206 |
|
14 |
课程·教材·教法 |
A |
2015 |
教育学 |
北京 |
206 |
15 |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
A |
2015 |
教育学 |
北京 |
206 |
16 |
A |
2015 |
教育学 |
吉林 |
206 |
|
17 |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
A |
2015 |
教育学 |
上海 |
206 |
18 |
比较教育研究 |
A |
2015 |
教育学 |
北京 |
206 |
19 |
学前教育研究 |
A |
2015 |
教育学 |
湖南 |
206 |
20 |
A |
2015 |
教育学 |
北京 |
206 |
|
21 |
A |
2015 |
教育学 |
北京 |
206 |
|
22 |
教育与职业 |
A |
2015 |
教育学 |
北京 |
206 |
23 |
A |
2015 |
教育学 |
四川 |
206 |
|
24 |
开放教育研究 |
A |
2015 |
教育学 |
上海 |
206 |
25 |
教育与经济 |
A |
2015 |
教育学 |
湖北 |
206 |
26 |
教育科学 |
A |
2015 |
教育学 |
辽宁 |
206 |
27 |
教育科学研究 |
A |
2015 |
教育学 |
北京 |
206 |
28 |
黑龙江高教研究 |
A |
2015 |
教育学 |
黑龙江 |
206 |
29 |
A |
2015 |
教育学 |
山西 |
206 |
|
30 |
全球教育展望 |
A |
2015 |
教育学 |
上海 |
206 |
31 |
A |
2015 |
教育学 |
北京 |
206 |
|
32 |
A |
2015 |
教育学 |
辽宁 |
206 |
|
33 |
A |
2015 |
教育学 |
江西 |
206 |
|
34 |
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 |
A |
2015 |
教育学 |
北京 |
206 |
35 |
A |
2015 |
教育学 |
江苏 |
206 |
|
36 |
A |
2015 |
教育学 |
天津 |
206 |
|
37 |
现代大学教育 |
A |
2015 |
教育学 |
湖南 |
206 |
38 |
A |
2015 |
教育学 |
上海 |
206 |
|
39 |
A |
2015 |
教育学 |
广东 |
206 |
|
40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
A |
2015 |
教育学 |
北京 |
206 |
41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A |
2015 |
教育学 |
上海 |
206 |
42 |
A |
2015 |
教育学 |
北京 |
206 |
|
43 |
教育研究与实验 |
A- |
2015 |
教育学 |
湖北 |
206 |
44 |
A- |
2015 |
教育学 |
北京 |
206 |
|
45 |
教育探索 |
A- |
2015 |
教育学 |
黑龙江 |
206 |
46 |
A- |
2015 |
教育学 |
吉林 |
206 |
|
47 |
A- |
2015 |
教育学 |
江西 |
206 |
|
48 |
中国教育学刊 |
A- |
2015 |
教育学 |
北京 |
206 |
49 |
A- |
2015 |
教育学 |
北京 |
206 |
|
50 |
A- |
2015 |
教育学 |
黑龙江 |
206 |
|
51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
A- |
2015 |
教育学 |
湖南 |
206 |
52 |
A- |
2015 |
教育学 |
湖北 |
206 |
|
53 |
中国特殊教育 |
A- |
2015 |
教育学 |
北京 |
206 |
54 |
中国成人教育 |
A- |
2015 |
教育学 |
山东 |
206 |
55 |
大学教育科学 |
A- |
2015 |
教育学 |
湖南 |
206 |
56 |
高教发展与评估 |
A- |
2015 |
教育学 |
湖北 |
206 |
57 |
A- |
2015 |
教育学 |
吉林 |
206 |
|
58 |
A- |
2015 |
教育学 |
江苏 |
206 |
|
59 |
A- |
2015 |
教育学 |
广西 |
206 |
|
60 |
A- |
2015 |
教育学 |
河北 |
206 |
|
61 |
A- |
2015 |
教育学 |
湖北 |
206 |
|
62 |
A- |
2015 |
教育学 |
江苏 |
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