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教育资讯 > 

发达国家怎样设计现代教育统计体系

日期:2016-11-28 09:11:00
来源: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
浏览: 20
  教育统计面临大数据时代的巨大挑战,越来越多的教育改革发展问题都需要教育统计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和信息服务。现时代,教育数据的海量信息,集中体现在教育统计对象数量庞大、统计内容变化迅速、统计手段形式多样等。面对这些需求,传统的统计工作手段和方法已不能满足需要。

  教育统计是教育宏观管理和公共决策的重要基础。虽然教育制度和体系各有不同,但重视教育统计工作已成为美、英、法等发达国家和经济与合作组织(OECD,以下简称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共识。近年来,各发达国家和一些国际组织积极推进和深化统计改革创新,积极构建现代教育统计体系。

  为教育统计创设完善的制度环境

  教育统计是系统收集数据信息的活动,统计工作的组织者和被统计调查对象都需要按照一定规范开展统计活动,涉及的信息采集范围、标准、安全、公开权限等问题都需要以法律进行强制规定,确保教育统计活动有法可依。

  发达国家一般都建立了完备的教育统计法律体系。以美国为例,美国的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NCES)是美国负责教育统计工作的官方机构,1988年美国《初等和中等教育法》的修正案中明确规定了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法律地位和职责,授权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建立全国的教育统计协同工作体系,其目的是“在各州的配合下,研制和提供可供比较的和标准一致的教育信息和数据,并对联邦、州和地方的决策发挥作用”。1994年美国颁布了《教育统计法》,进一步拓展了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法定职责,明确指出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应该全面统计和反映教育发展事实的数据和信息,例如入学机会、办学条件、教育财政、学生学业成就、国外教育发展情况等,界定了美国教育统计机构的统计业务范围、联邦政府统计和地方统计的关系,有力保障了教育统计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教育统计对象多、内容杂、领域广,涉及全国各级各类学生、教师、学校,包括师生情况、学校办学条件、教育投入和质量等各个维度,统计对象和统计内容维度间相互交织,迫切需要具有综合协调职能的专门机构来加强工作组织和管理。

  发达国家一般都设立了高级别、综合性的教育统计主管机构。比如,法国在国家教育部内设评价、预测及技能评定司,负责统计调查、监测和评价等职能,领导并实施法国教育领域中各项统计研究工作。其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常规的教育统计工作,同时也开展教学评价、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和教育政策评价等工作,在整个法国教育系统的教育管理和考试评价体系中承担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下设机构包括统计研究处、教学统计研究处、教育管理方法及评价处、教育机构管理方法及评价处、教育政策和经验评价处、统计信息及决策帮助中心等部门,实现了统计工作跨部门、跨领域的综合协调职能。

  没有充足的人员和经费保障,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统计数据。发达国家和一些国际组织一般都形成了强有力的经费和人员保障体系。从经费保障上看,美国国家各部门统计工作经费预算中,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经费总额位居第三位,2012年为3.02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商务部普查局和劳动部劳工统计局。2013年在美国削减政府预算的同时,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经费预算不降反增,预算总额增至3.17亿美元。从人员上看,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拥有一支规模大、素质高的专业队伍。2012年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共有117人,其中全日制人员90人,非全日制人员27人。这支专业队伍汇集了美国优秀的统计学、经济学、教育学、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人才,既有掌握最先进统计理论方法的统计领域专家,又有具备丰富教育统计工作经验的一线实践者,确保了教育统计工作既有科学性的引领,又有实际可操作性的导向。

  确保教育统计的质量

  标准是统计工作的基础。制定翔实的教育统计标准体系是确保教育统计质量的前提。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合组织以编辑出版《教育概览》为抓手,推进各成员国制定教育统计标准,制定统计指标体系,规范统计口径,开展国际教育比较分析,为教育决策和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1987年,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就已有由国会授权认可的教育统计标准。1999年,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对统计标准进行了一次修订,并最终形成了2002年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统计标准。2002年的教育统计标准分为7个部分,分别是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方面的标准、统计调查的设计标准、数据收集和抽样调查标准、数据整理标准、数据分析标准、数据评价标准、数据公布标准等,系统全面地规范了教育统计工作的各个环节,为提高统计工作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确保教育统计数量,还要实施严格的数据质量控制体系。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质量问题首先表现为统计数据是否真实。正如美国作家沃德所说:“使我们陷入麻烦的通常并非我们不知道的事情,而是那些我们知道得不确切的事情。”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是困扰世界各国的共同挑战,许多国家从本国的教育、文化和统计传统等实际出发,纷纷出台了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共同做法:一是加强统计数据核查。重点是内部和外部审查相结合的数据查核机制,例如,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采用内审、外部技术审查、相关专家进行专题数据分析复审相结合的质量审核办法。二是强化过程管理和标准建设。英国的高等教育统计采用ISO9001和ISO27001质量管理标准,严格按照质量管理国际标准体系进行统计工作全过程的监控和认证。三是加强分析应用。数据质量只有在应用中才能发现问题,通过对内部有关联的指标进行相互验证,对前后时间顺序的数据进行逻辑推断,对不同区域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许多深层次的数据质量问题,从而有利于改善统计工作,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

  抽样调查已成为现代统计体系的基本调查方式。发达国家和一些国际组织一般依托快速反应的抽样调查体系进行统计。传统的普查性质的统计报表制度至少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教育质量、教育公平类的指标数据,不可能依靠传统的报表统计来进行全面的数据采集;二是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仅仅依靠传统的报表统计所采集的数据,往往不能快速反映现实情况,同时也耗时耗力。因此,现代教育统计体系均是以科学的抽样调查体系为基础,如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组织的国家教育进展测评(NAEP,the 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不针对个别学生和学校,而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以州为基础的抽样系统,对公立和民办学校的4年级、8年级和12年级学生进行学业成就水平的抽样测试。印度则建有全国抽样调查系统(National sample survey,NSS),抽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的教育统计、按教育程度的人口分布、劳动力的教育成就;受教育者的劳动参与率、受教育者的就业和失业情况、儿童入学率等。此外,在特定年份还针对教育问题进行专项抽样调查,例如,印度第35次全国抽样调查,就对儿童的入学情况和未上学的劳动力就业率等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

  应对大数据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挑战

  教育统计面临大数据时代的巨大挑战,越来越多的教育改革发展问题都需要教育统计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和信息服务。发达国家和一些国际组织一般都正在建设以大数据应用为目标的教育统计信息系统。教育数据的海量信息,集中体现在教育统计对象数量庞大、统计内容变化迅速、统计手段和形式多样等。面对这些需求,传统的统计工作手段和方法已不能满足需要。正如联合国统计司前司长张保罗所说,信息时代给传统的统计方法带来了巨大挑战,官方统计机构未来必须以更广阔的视角,研究新的统计方法,利用新的统计工具,适应世界的快速发展变化。面对这一挑战,美国、英国等都充分依靠在线调查、海量存储和即时传输等信息技术,建成全国性质的教育数据采集、传输和分析系统、工作网络,极大地提高了统计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

  建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教育统计服务体系也是教育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各发达国家教育统计工作的发展历程中,基本上都经历了三个转变:一是从教育投入和过程向教育结果的转变,二是从教育内部向外部的转变,三是从管理型统计向服务型统计的转变。

  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从1870开始统计调查,当时美国的教育统计更多地关注投入而不注重产出;1969年,发起了国家教育进展评价,开始强调教育质量和成效的统计;1972年,启动对历史发展数据的追踪调查和整理;1991年,开始入户教育调查,将教育统计工作的视野扩展到服务于人和经济社会发展。经合组织(OECD)的教育统计工作则始终强调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联,要求各成员国和地区统一收集教育与经济增长、卫生健康、公民权利等方面的统计数据,通过数据来客观描述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努力追求信息公平和数据共享

  信息公平和数据共享是现代教育统计体系建设的共同选择,因此,发达国家和一些国际组织一般都建立了公开和共享教育统计数据使用机制。在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官方网站上,任何人都可以查询到美国学校的基本信息。以中小学为例,可供查询的内容包括学校名称、学校代码、通讯地址、学校类型、在校学生人数、教师数、生师比、学校内学生的性别构成、种族构成、享受免费午餐或得到午餐补助的学生人数等信息。

  数据公开在宏观层面上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要,在微观层面上也是防止数据造假的有力手段。同时,来自用户的反馈意见和使用需求也必将有力地提高教育统计服务水平。(作者:马晓强,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信息与数据统计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中国教育报》2016年11月24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