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吉林省教育科学院 邮编:130022 地址:长春市湖波路65号 联系电话:0431-85386528 吉ICP备05009815号-2 吉公网安备22010402000770号 |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就教育强国建设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重要论述的思想体系,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1]。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重要论述的学理化系统化研究,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重要论述的形成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重要论述是在新的时代方位、新的历史坐标下形成的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思想体系,体现了对强国建设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和科学把握。因此,只有从长周期、大空间和宽视野中去分析其演进逻辑,才能更好地把握其精神实质和内涵要义。
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重要论述形成的时代方位
“教育强国”体现出继往开来的历史延续性。近代以来,我国教育经历了“教育救国”“教育立国”“教育兴国”“教育强国”四个发展阶段。鸦片战争后,在“救国之根本在教育”[2]的思想启蒙下,我国教育在救国的道路上艰难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进入“教育立国”时代,通过对旧教育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建立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三个面向”成为教育兴国的先导,“科教兴国”战略上升为国家意志,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无论是外在牵引下的教育“救国”“立国”之路,还是自觉探索下的教育“兴国”“强国”之路,都折射出以教育之力强盛国家、维系康宁的相同底色[3]。
我国教育处于由“大”转“强”的关键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4],正阔步迈进在建设教育强国新征程上。当前,教育强国建设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大而不强、发展不平衡、供需错位等问题仍比较突出。如何将一个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成教育强国,迫切需要通过高位理论来揭示规律、指引方向、凝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重要论述就是在此背景下孕育而生,并以其鲜明的实践品格和磅礴的实践伟力引领教育强国建设实现“发展跃升”。
我国教育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在“逆全球化”国际化环境下,全球意识形态和经济领域矛盾不断激化,给我国教育主权、教育安全和教育质量带来严重威胁[5]。在“双循环”经济环境下,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教育如何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赋能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双循环”经济格局,迫切需要回答。在“少子化、老龄化、高流动”社会环境下,更好地满足人民高质量教育需求尤为重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科技环境下,如何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也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重要论述,全面系统回答了建设教育强国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必将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6]。
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重要论述的发展历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基于新方位新挑战新机遇,凸显了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地位,丰富发展了教育强国的内涵和外延,对教育强国建设形成了体系化逻辑化的思想体系。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7],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8],并从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等方面作出了系统阐释。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其中包括建成教育强国。
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单独成章进行整体布局,强调“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这是首次将教育置于“中国式现代化”宏伟目标中进行整体设计,明确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通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不断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动力。这些新部署新要求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强国建设规律的准确把握和深刻洞察。“教育强国”概念已经从一个教育工作的价值愿景转变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概念[9]。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全面系统阐述了为什么要建设教育强国、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0]的重要论断,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锚定了战略定位、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1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等重大关系”[1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重要论述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基本遵循,擘画了教育强国建设的全局性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重要论述的逻辑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重要论述以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为逻辑主线,以战略定位、方向目标、思想基础、特质功能、方法论基础和行动路径为逻辑展演,形成了系统完备、论证深刻、逻辑严密的思想体系。
1.以“四是”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定位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13]“四是”重要论断,明确了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定位。“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体现了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功能。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这比到21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前了15年,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体现了建设教育强国的支撑功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生产创新性成果、推进技术转化的动力源泉,为科技创新提供强大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体现了建设教育强国的社会功能。建设教育强国可以激发全体人民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夯实物质根基。“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体现了建设教育强国的政治功能。教育能够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增强全民族创造活力,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
2.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作为方向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是我国教育强国建设的方向目标,是对教育强国性质和方向的定性表达。“中国特色”,一是中国制度之“特”,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二是中国教育发展之“特”,体现在教育成就之“巨”、教育规模之“大”、教育差距之“异”;三是中国文明之“特”,体现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上。这些特殊性都决定了我国建设教育强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参考,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不断擦亮教育强国的“中国底色”。
3.以“三大属性”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思想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系统阐释了教育强国的基本特质、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充分体现了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
从辩证角度看,“三大属性”内涵丰富,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呼应,构成具有内在逻辑的有机整体,是教育强国建设顶层设计、谋篇布局的原点和靶心。政治属性是教育的根本属性,人民属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特质属性,战略属性是教育的社会属性[14]。教育的政治属性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指向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的人民属性是政治性在教育领域的体现,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越高就越能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基。教育的战略属性旨在助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面建成会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认同。
从发展眼光看,“三大属性”是在历史和现实的碰撞交汇下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理论成果,是对百余年来党领导教育事业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是对党的教育方针内涵的深刻凝练,体现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规律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思想基础。
4.以“六大特质”作为教育强国的特质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15]教育强国的“六大特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体现了关于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的整体思考[16],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特质功能的鲜明概括。
思政引领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的鲜亮底色,确保人才培养的方向不能偏,确保教育意识形态第一阵地不能丢。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必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17];要彰显教育的意识形态特色,聚焦思政课关键课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加快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感染力[18]。
人才竞争力强调培养更多“一顶一”“掰手腕”的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人才国际竞争比较优势。当前国际竞争根本在科技,焦点在人才,基础是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当今世界人才的竞争首先是人才培养的竞争”[19]。因此,要坚定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通过启动实施“强基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持续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改革等措施,不断提高我国教育的人才竞争力。
科技支撑力旨在夯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最前沿和主战场,深刻重塑全球秩序和发展格局”[20]。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原始创新能力还相对薄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21]。因此,必须把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储备、开展有组织科研的主力军,坚持以科技创新需求为牵引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能,为助力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社会协同力强调教育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共生互动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校、家庭、社会要紧密合作、同向发力,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实践,共同办好教育强国事业”[22]。教育作为社会的子系统,一方面受到其他系统的制约,同时又对其他系统有能动的反作用。因此,增强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要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探索新型科研组织方式;要强化央地协同联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高地;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民生保障力强调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满足感和获得感。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多年来,教育的人民立场始终未曾改变。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新征程上,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更加迫切。要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健全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推动教育数字化和学习型社会建设,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国际影响力强调要为全球教育事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从内涵特征看,教育强国体现在自身强不强、贡献大不大、世界认不认三个维度[23],其中世界认不认体现为该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世界影响力。从历史演变看,世界重要教育中心的形成、发展及演变都是以开放为驱动的。因此,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坚持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
5.以“五大关系”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方法论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等重大关系”[24]。“五大关系”深刻揭示了教育强国建设的科学规律,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的关系,体现了教育发展阶段性与长远性的相统一。从长远来看,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共同体,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一体两面。但同时也要意识到,在不同时空语境和历史阶段下,两者会呈现动态的消长变化。面向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教育要把培养国家重大战略急需人才摆到更加突出位置,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同时,也要加快缩小教育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正确处理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关系,体现了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的辩证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知识是学生的本职”[25]。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深刻指出,“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26]。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迫切需要教育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变,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正确处理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关系,体现了人才培养供给侧和社会发展需求侧的有机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27]。当下,我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人才供需错位矛盾仍然较突出,呈现“有活没人干”和“有人没活干”的结构性就业问题。因此,要通过提高本科专业建设与国家战略急需的适配度、提高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专业建设与区域发展的适配度、提高本科专业建设与学生全面发展的适配度,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全面提升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正确处理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的关系,体现了秩序和活力的辩证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究辩证法,处理好活力和秩序的关系”[28]。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一方面需要充分激发各方面、各层次和各要素活力,以活力稳秩序;另一方面要维持教育的稳定、有序和健康发展,以秩序促活力。因此,要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深入推进教育立法,着力推进教育法典编纂,持续深化依法治校,提升学校和师生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同时,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在课堂教育教学改革、“组团式”教育帮扶、多元化教育投入等方面开展积极探索。
正确处理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体现了“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的有机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把自己好的东西坚持好,把国外好的东西借鉴好”[29]。因此,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教育发展之路。同时,还要深入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交流互鉴与“双向赋能”。
6.以“五大战略任务”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行动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五大战略任务”,为回答教育强国建设“怎么办”提供了行动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30]。该部分主要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人才培养目标、主要载体和重要任务等进行了集中阐释。强调通过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等方式,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这一任务解决的是提高“纯度”的问题,指向提高“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31]。该部分强调统筹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两大体系,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通过“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以及“强化校企科研合作”等,让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断提高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这一任务体现的是提升“精度”的问题,指向创新育人方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32]。该部分聚集教育公共服务资源,通过“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持续巩固‘双减’成果”“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等举措,公平有序、多元立体地扩大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覆盖面。这一任务体现的是传递教育“温度”的问题,指向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33]。该部分强调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以“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加强教师待遇保障”“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等措施,“让教师享有崇高社会声望、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这一任务体现的是“高度”的问题,指向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34]。该部分从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方法举措三个维度对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进行了整体设计和部署。通过“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扩大国际学术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等措施,“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为推动全球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多中国力量”。这一任务体现的是“广度”的问题,指向建设世界重要教育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
“理论特质是理论本质属性的表现,是其主要创立者风格、气质的外化。”[35]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重要论述贯通历史、当下和未来,揭示规律、方向和大势,呈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理论特质。
1.彰显“两个结合”的内在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36]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教育新方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之“矢”去射中国教育发展之“的”,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之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与中国教育实践的结合。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家精神”等重要论断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彰显系统集成的大教育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重要论述将教育置于社会变革的总体框架之中进行全面审视,形成了立足教育功能、超越教育范畴的大教育观。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提升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37],要求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拓宽了传统意义上的育人空间。从横向维度上,强调家庭教育、实践育人、网络育人的重要性;从纵向维度上,强调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促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整体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重要论述将教育事业融入当今及未来经济、社会、人口等诸多元素的综合变革中,体现系统集成的大教育观。
3.彰显协同联动的战略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重要论述立足新时代新方位,对教育强国建设进行了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和整体性推进,体现出系统联动、一体推进的战略思维。在前瞻性思考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揭示了教育强国建设的科学规律,为应对和破解建设教育强国新征程中可能出现的痛点、难点和堵点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在全局性谋划上,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治国理政的高站位宽视野,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揭示出教育之强与强国之强的同生共长、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体现了以教育强国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思维。在整体性推进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一体统筹推进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强调学校、家庭、社会要紧密合作、同向发力,共同办好教育强国事业。
4.彰显融通中外的文明张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38]“建设教育强国”是在世界时代情境和中国时代语境的交互中催生的。现代中国教育文明生长并逐渐成熟于两种历史序列:一是作为秩序的历史的中国教育文明,二是以现代性为本质的世界教育文明秩序[39]。这种双重建构的特点也使它具有超越历史和空间的强大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既强调“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也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40]。这体现了“中国逻辑”与“世界眼光”的相统一,体现了教育强国建设“以我为主”与“兼收并蓄”的文明张力。
来源 | 《中国高等教育》2024年第19期
作者 | 李永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研究员;金紫薇,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红恩,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